他,輔助玄奘偷渡闖關,兩人歷經磨難,後來卻又信心動搖,
竟想殺師叛逃。這個人,就是孫悟空的原本身分!

文:火 中行 | 2018-07-18

關於孫悟空的原型人物是誰,除了上文提到的「印度進口說」和「中國本土說」之外,還有「石磐陀說」和「悟空和尚說」兩種。

「石磐陀」是一名胡人。胡人是中國古代對北方異族和西域外族的稱謂,泛指歐亞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如匈奴、鮮卑、羌族、蒙古、契丹、突厥、女真等族人,他們的共同特徵是深目高鼻,男性大多長有大鬍子,與華夏漢人顯著不同。

傳說「石磐陀」是玄奘西行時所收的第一個弟子,時為唐貞觀三年(西元629年),玄奘違反朝廷禁令,擅自西行,從涼州(今甘肅武威)偷渡出發,隻身前往印度取經。玄奘途經瓜州(今甘肅省安西縣鎖陽城一帶),在當地寺院講經說法一月有餘,期間胡人石磐陀受到感化,決定拜玄奘為師。與此同時,朝廷的通緝令也正在馬不停蹄地向玄奘追來。石磐陀聽得此事,決心與師同行,幫助玄奘夜裏潛逃葫蘆河,偷渡出瓜州。石磐陀發誓要送玄奘過五峰,五峰是輔衛玉門關的五座烽火臺,擔負著守備邊關通訊報警的重任,也是偷渡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玄奘沒有取得通關的手續,玉門關守衛必不放行,最後也是透過石磐陀的幫助,玄奘始能出關。

可是,經過多天的日夜兼程,面對大漠風沙,石磐陀感到前途艱險,信心因此動搖,他又害怕一旦玄奘被官兵抓捕,自己也會受到牽連,歹念一生,竟想殺師叛逃!最後卻在玄奘的感化下,慚愧而去,師徒二人從此分道揚鑣。

圖一:榆林窟第三窟 《唐僧取經圖》 西夏 (圖:網上圖片)
圖一:榆林窟第三窟 《唐僧取經圖》 西夏 (圖:網上圖片)

上世紀七十年代,考古學家在敦煌瓜州縣榆林窟第二、三及二十九窟中發現了西夏晚期的「唐僧取經圖」(見圖一),其後在安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又發現另外三幅唐僧取經圖(見圖二)。

圖二:榆林窟外貌(圖:作者提供)
圖二:榆林窟外貌(圖:作者提供)
瓜州東千佛洞第二窟《唐僧取經圖》(圖:網上圖片)
瓜州東千佛洞第二窟《唐僧取經圖》(圖:網上圖片)
瓜州東千佛洞外貌(圖:作者提供)
瓜州東千佛洞外貌(圖:作者提供)

吳承恩的《西遊記》創作於十六世紀的明朝中葉,原來,早在九百多年前的西夏壁畫中,竟已出現了唐朝玄奘師徒的形象。這些壁畫是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玄奘取經圖。在榆林窟第三窟的壁畫中,一位頭帶光環的和尚身穿袈裟,雙手合十向觀音膜拜。和尚身後是一個滿臉長毛、兩眼環形、鼻孔向前、牙齒外露的猴形人,身著遠行裝束,牽馬相隨(見圖一)。

敦煌學者段文傑研究這些壁畫以後發表論文,論證圖中之猴形人即是「石磐陀」,同時也是孫悟空的原型人物。西夏時期佛教興盛,玄奘於瓜州當地講法,以及他與石盤陀西去取經的故事廣為流傳,這些都有可能漸漸地被吸引到唐僧取經的故事裏,最後成為創造孫悟空的靈感。三百多年後,吳承恩依據這些佛教歷史傳說,寫成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

「石磐陀」輔助玄奘偷渡闖關,兩人歷經磨難,契合了《西遊記》中孫悟空作為徒弟輔佐唐僧斬妖除魔的故事設定。同時,「石磐陀」是「胡人」,跟隨玄奘成為「胡僧」,「胡僧(hú sēng)」與「猢猻(hú sūn)」音近,在故事演化的過程中,就變成了後來人所皆知的「孫悟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