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百一十載,開寺八十年:羌山觀音寺人事皆質樸,無言說法利有情,勉勵後學做菩薩

文:李鈞杰 | 2020-08-19

幾年前,我們先後三次到大嶼山薑山觀音寺,拜訪融靈長老,在雅致寧靜、樸實無華的客堂裏,陳設著古色古香的木傢俱,香爐的裊裊輕煙,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已屆九十高齡的融老精神飽滿、和藹可親,一投足間散發著慈悲的攝受力於無聲無息中穿透一切,令人倍感溫暖和踏實。

觀音寺初建於1910年,至今剛滿一百年一十年。這座古樸的建築物原為先天道的淨室,由葉善開女修士開山,稱為「蓬瀛古洞」,又名「靜室之家」。因當地居民常往參拜洞內供奉之觀音大士,故俗稱「觀音廟」。1940年,葉善開去世,其他信眾皈依寶蓮寺的筏可大和尚,道場從此轉為佛寺,至今又滿八十年。1950年,海山老法師自泰國弘法回港,駐錫於此宣講《華嚴經》,後更多次辦華嚴七法會。融老也是在該年初次到訪觀音寺,由東涌上岸,那次只住了一晚。1951年聖照法師(體敬法師第二弟子)邀約長老、東蓮覺苑明生法師和一位來自海南的老法師一起到大嶼山巡禮清修道場,成就了融老與觀音寺再結法緣。

當年上觀音寺,交通絕不簡單,須要乘坐舢舨由青山到大嶼山東涌,在地塘仔歇宿一晚,大嶼山是荒山野嶺,他們走的是羊腸小徑,或沿水渠邊前行,徒步攀越坪山,第二天才抵達羌山觀音寺。那天是正月十九日,海山法師建議啟建華嚴七法會,融老他們驚訝回應:「三個人也可以?」,海山法師回答:「當然可以,出家人要修行呀!」融老提起這往事,歷歷在目,對海山法師鼓勵年輕學僧修行的態度,油然而生敬佩之情。正月十九日灑淨,二十日起七,法會共進行二十一天,融老參拜了八卷《華嚴經》後,便應邀往他處幫忙法會。至今融老自己修持的日常功課仍然是拜《華嚴經》孜孜不輟。

當年僧侶參加法會或在道場掛單,道場只能簡單地提供住宿和膳食,難有額外財資供養,僧人生活非常質樸。融老說,關係很熟稔算得上是暢懷法師。他們兩人奉行清修,生活簡樸,過午不食,不想加重觀音寺常住的負擔。每當晚飯時間,二人便相約跑到山頭鍛鍊身體,寧可「失蹤」一會。只有一次是例外,因功德主禮請出家人放焰口,隆重啟建法事,海山法師遂將這筆功德金分予僧眾,終於每人分得一元,可謂相當豐厚。

1965年長老榮陞觀音寺住持,法藏、了一、淨真、性明、恩林、道海、聖照、玅境、能慈等法師和寶蓮禪寺住持筏可大和尚等均以賀匾懸掛在客堂上致賀。我們亦在一幀陳舊照片裏仍然可以窺見昔日觀音寺未重建時質樸無華的建築。1969年4月27日觀音寺舉行新塑之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暨諸菩薩崇陞開光典禮,諸山大德長老和嘉賓蒞臨觀音寺並主持開光典禮,由市政局胡鴻烈議員主持剪綵,寶林禪寺聖一老和尚揭幕、香港佛教聯合會名譽會長筏可老和尚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開光、東覺禪林住持明觀老和尚為文殊菩薩開光、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為普賢菩薩開光、香港佛教會伽聯合會會長洗塵老法師為彌勒菩薩開光,可謂海會雲集、盛況一時。善男信女聞訊前往觀禮進香者不下逾萬人,小輪需要加班應付,登山巴士和貨客車擠迫不堪,寺內更人山人海,萬頭攢動。[i]

1990年觀音寺經歷一次重建,在各方捐助下,一座24米高的三寶殿在舊殿後面落成。據1992年重建大嶼山薑山觀音寺功德芳名碑上載「見薑山鹿湖,彷彿京城萬壽山昆明湖之勝景。⋯⋯以頤和園佛香閣為藍本,營構寶閣一座。⋯⋯閣內首層為觀音殿,供奉原有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聖像及十六像大阿羅,四周雕鑄法華門三十二經變。⋯⋯二層為藏經樓,收錄三藏十二部諸法寶。頂層為萬佛閣,內奉五智如來,成就大曼荼羅壇場。」溫馨小貼士是日後參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時不妨嘗試在大殿某些位置有緣觀看到觀音菩薩的眉心綻放著慈光。

我們能從追尋祖師大德點點滴滴的平凡事蹟處,領悟其不平凡的一面。在篳路藍縷的歷程中他們不畏艱辛地開拓佛教事業,迄今令香港的佛教展露蓬勃旺盛的生機,有如伴隨寺院的銀杏樹屹立著經歷風吹雨打,目睹花開花落的人間滄桑正道,為大千世界的有情眾生無言地說法利樂有情,勉勵我們後學者體會其不屈不撓菩薩的精神。《臨濟錄》中「行錄」曾記載義玄在黃檗山栽松,黃檗問為何要栽許多松樹,義玄謂:「一與山門作景致,二與後人作標榜。」語畢便將钁頭打地三下。黃檗云:「雖然如是,子已吃吾三十棒了也。」義玄又重覆上述動作,並作噓噓聲。黃檗云:「吾宗到汝,大興於世。」這個「汝」字來形容融老,無疑是最恰當,同樣亦是此訪問稿最圓滿的註腳。

凡是和長老親近的人,無論出家在家,均能體會到長老風度和為人,嚴肅中帶有灑脫、謹慎中帶有輕鬆。知悉融靈長老常為人開示《華嚴經》,遂請教其心得,長老說要觀機逗教,八萬四千法門是要契機契理。問到長老如何由東涌走到觀音寺,長老帶點幽默方式回覆說是走路的。融老當天搭上1950年由印度回港的舊的褡衣,補鏠接口隨處可現,惜福培福向後學示範,值得讚嘆。

筆者按:法不孤起,仗緣而生,此稿得以完成有賴衍德法師、林鸞音居士、鄭錦鳳居士等人協助。


[i] 《香港佛教》108期1969年5月1日頁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