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現身說法」的來源竟與佛教有關?這要說到阿難險受摩登伽女誘惑破戒⋯⋯

文:演然 圖:網上圖片 2022-10-05

今天我們對成語「現身說法」的理解是:某人以親身經歷與體驗作為例證,以對他人說明道理或作出勸導。如追本溯源,此成語卻與佛經有關,這讓筆者想到《楞嚴經》的一段經文。《楞嚴經》為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據傳於唐朝中葉期間傳至中土,譯成漢文。《楞嚴經》的第六卷,記載了觀世音菩薩向佛陀說出自己最初成道的方便法門,其中有云:

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宣化上人對這幾句話的解說是:「若有些眾生,願意生為人身,易於遇佛修行,我就現人身,為他們說法,令其早日得成就。欲想得人身,起碼要守五戒、行十善。若有些非人類的眾生,有形的,如休咎精明等。無形的,如空散銷沉等。有想的,如鬼神精靈等。無想的,如土木金石等。若願意脫離他們一類的身,我就會到他們面前,示現各類不同的身,為他們說法,令他們都能得到成就。這就是不可思議,清淨無染的三十二應化身。能入一切國土,無刹不現身,隨類各應,來救度眾生。這都是由於反聞內熏,熏起來有妙智,而證正定,才有這種無作妙力。即不必動念,不假造作,便能於正定中,自在無礙來廣做佛事,隨類應化,救度眾生。」

這就是成語「現身說法」的其中一個出處。從佛教的角度來講,「現身說法」指佛菩薩神通廣大,能現種種身,向人宣講佛法。《楞嚴經》所記,便是佛陀派遣文殊菩薩以神咒保護阿難,免受摩登伽女誘惑破戒,同時為其說明眾生流轉生死,皆因無始迷惑顛倒,最後開示了一切凡聖境界,從而讓他破除妄念,不受迷惑,不入岔道。

《楞嚴經》的基本結構是「從破魔始,至破魔終」,而第六卷這部分多以排比句組成,除了以上幾句,還有很多,統統都是闡述佛陀為度眾生而化身千百億,以為眾生說法。我們再看一例:

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宣化上人對此解說為:「若有男人,喜歡持五戒,我就在他面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願持五戒來修身,我就在她面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她早日成就。」 [1]

佛遣文殊師利保護阿難免受摩登伽女誘惑。最後這故事結局如何?《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中記錄了這個片段 [2]

「但摩登伽女還是不死心,每天跟著阿難,阿難走到那兒,就跟到那兒,阿難回精舍,摩登伽女就守在門口,阿難不堪其擾,於是向佛陀稟告。佛陀知道之後,就請摩登伽女來精舍,佛問:『妳為何每天跟著阿難?』摩登伽女回答:『佛陀,聽說阿難沒有娶妻,我亦未嫁,我想要嫁給阿難,作阿難的妻子。』佛說:『阿難沙門無髮,妳既要嫁給他,也要跟他一樣剃髮,如果妳剃髮來,我就請阿難當妳的丈夫。』摩登伽女回答:『好。』於是心滿意足的回家,將自己與佛陀的對話告訴母親,並請母親為自己剃髮,好作阿難的妻子。母親雖然心如刀割,但禁不住愛女的苦苦哀求,便含淚揮刀剃去愛女的頭髮。

「摩登伽女回到精舍告訴佛陀:『我已剃髮,請世尊履行諾言。』佛問:『摩登伽,我問妳,妳愛阿難的甚麼?』摩登伽女回答:『我愛阿難的眼,愛阿難的鼻,愛阿難的口,愛阿難的聲音,愛阿難行步的樣子……佛陀,總之阿難的一切我都愛。』

「佛說:『人的眼中有淚,鼻中有涕,口中有唾,耳中有垢,身中有屎尿,這些都十分臭穢不堪。如果兩人成為夫妻後,便會有小孩出生,有生便有死亡,伴隨著親眷的生離死別,是無止盡的淚水,這些對自己又有甚麼幫助呢?』

「摩登伽女思惟佛陀所開示的道理,深覺人身臭穢不淨,而自己所執著的愛欲,是無邊生死的根本,由於宿世善根、慧根成熟,豁然徹悟,當下證得阿羅漢道。

「佛陀知道摩登伽女已證聖果,便告訴摩登伽女現在可以去找阿難,摩登伽女慚愧低頭,長跪於佛前說:『自己過去實在愚癡才會追逐阿難,今承蒙佛陀慈悲開示真實之道令得證聖果,現在我已心開意解,斷除種種煩惱,永出三界,不再受生死流轉之苦了。』」


[1] 這裏的「優婆塞」,梵語upāsaka,指皈依佛法僧三寶並受持在家五戒的男信徒;「優婆夷」,梵語upāsikā,則指親近佛法僧三寶而遵守在家五戒的女信徒。

[2] 轉載自《中台世界》〈阿難與摩登伽女〉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