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開始,我們留意到大嶼山鹿湖一帶的環境和當地人生活出現的變化。翻查過資料,也跟常居或偶留鹿湖的人談過,理解到這些變化近年越來越明顯。鹿湖位置偏僻,環境清幽,百多年來一直是佛門清修之地,全盛時期有近百位出家人在此修行,不少內地高僧也前來弘法。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現今的鹿湖早已不復當年面貌,很多道場不但日漸破落,更面臨存亡危機,部分甚至人去樓空,只剩下頹垣敗瓦供人憑弔。變遷原是難免的,也不一定能留得住,但我們想到最少可以認真地做些記錄。

夏秋之間的一天,香港大學地理系陶長宏博士探訪我們辦公室。她是鹿湖口述歷史計劃的主持人。這個計劃在2013年完全結束,成果亦已上載至互聯網專頁。與陶博士談過後,到鹿湖作記錄的決心更大。於是我們聯絡了攝影師廖志添,請他以影像為鹿湖再多留一些資料。為此他到過鹿湖數遍,包括過夜留宿,拍下了珍貴的相片。

拍攝過程期間,攝影師捕捉了很多與「變化」有關的片段。我們初看照片時,覺得「人氣」不足。有一天,我們跟攝影師談了很久,聽他說拍攝過程,漸漸了解到、也感受到這正正反映了鹿湖今天的真實情況。

從攝影藝術的角度看廖志添這批鹿湖相片,儘管大家觀點不同,總會感覺到這個地方的破落殘舊。也正因為如此,接觸過這批作品的人,相信會產生一種為鹿湖文化盡力保育的迫切感。

文化保育的討論近年雖然大熱,在香港和其他亞洲地區,其實仍是一個新鮮的議題。也許在某些圈子中,例如學術界和新聞界,已有不少談論;但對於廣大的公眾而言,還是生疏的。我們相信文化保育是大眾的事,傳播文化保育是引發公眾參與的第一步。基於這個理念,在完成了攝影和相關文字記錄後,我們決定策劃一次展覽,作為拾方藝廊「每月展覽」的頭炮。

我們並不鼓勵大家把鹿湖視為旅遊熱點。策展的重點,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鹿湖的文化意義,也願意提供一個機會,讓人反思「變遷」的問題:當地常住人的聲音,在變遷過程中有沒有得到聆聽和重視?誠邀大家跟隨攝影師的鏡頭,聽他道出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像一直守護著大覺寺的兩位女住持,面對年事已高及寺院日久失修等問題,今後將何去何從?而具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的鹿湖精舍與荒廢了的智積林,最終又會否不敵歲月的無情洗禮而消失?

策展人
鄺 志 康 林 國 才

鹿湖禪林全景。零零星星散落於山林中的,是許多已被人遺忘的精舍和寺院
鹿湖精舍外的古道
門外的去水道,也是破破落落,旁邊的盆栽,顯然乏人打理

攝影師

廖志添,專業攝影工作者,90年代初於英國取得紀實攝影學士學位後,多年來一直從事攝影工作。在商業攝影以外,曾替多個慈善組織擔任義務攝影師,當中包括香港單親家庭協會、香港失明人協進會、香港紅十字會及樂施會等。

鍾愛紀實攝影的人大都懷有一份使命感,希望能通過鏡頭呈現社會的真實景象,而廖志添也不例外。在英國留學期間,他曾參與當地大學一個名為《Seven ages of man》的聯合展覽,以影像記錄生、老、病、死等人生必經歷程,藉此探索生命的意義。返港後,廖志添又先後多次隨同樂施會到中國內地、印度及老撾的偏遠山區以至斯里蘭卡的海嘯災區,拍攝當地人的生活實況。2006年11月,樂施會在香港藝穗會舉辦的《The impossible: 30 Years of Oxfam Hong Kong》圖片展覽,也有展出他的作品。

目前,廖志添是佛教組織佛門網、大覺福行中心及佛教雜誌《溫暖人間》的半義務攝影師,至今仍堅持以相機作為工具,展示社會的面貌,分享內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