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舞蹈的殊勝風采—香港舞蹈總會這幾場佛誕獻禮,直達人心,洗滌心靈!

文:郭湄湄 圖:Tim Liu丶香港佛教聯合會| 2017-06-09

慶賀佛誕的一個晚上,一泓清泉流過了紅塵滾滾的都市—「梵音雅韻賀佛誕慈善音樂法會」於5月4日晚在香港體育館圓滿完成。《法華經》記載,諸天龍神以香花和伎樂供養大通智勝佛,直到他成就佛道,可見歌舞不但愉悅人心,亦有助弘法利生。香港舞蹈總會的三個團體分別編排了《金黃彩塑》、《祝福》和《金剛 · 心》三套舞蹈,以優美流麗的舞姿展現佛教意象,帶領觀眾共沐法喜。感謝香港舞蹈總會的三位編舞老師接受訪問,分享他們別出心裁的構思。且看他們如何設計出莊嚴殊勝丶風采斐然的舞蹈,直達人心,洗滌心靈(排名不分先後)。

《金剛 · 心》:般若空慧的空靈意境

憑《緣起敦煌》中「法相莊嚴」這段舞揚名海外的陳磊老師,一直在構思,如何以富有新鮮感的方式展現大家熟悉的佛教元素。他充滿勁兒地比劃著,言談間透出的活力,似在誠邀他人一探《金剛 · 心》的無窮意蘊。「金剛的形象是很特別的,它是礦物提煉出來的顏料,經過1,400年的流傳,其藍色和紅色仍非常『出彩』(鮮明)。我們運用這個突出的形象,編排了《金剛 · 心》。演員的身體從頭至尾都是紅或藍色,而紅和藍正是佛教中富有代表性的顏色。」

佛教中人都知道金剛是甚麼,但怎樣以舞蹈形式去活化它?「在普通人眼中,金剛可能是活佛,但經過一番資料搜集後,我們才知道金剛充分體現了『般若空慧』的精神。我們要用抽象的方式,去呈現『般若空慧』──那並非實實在在的物質,而是一種精神丶一種心靈的狀態,而這正是舞蹈所擅長表現的。」故此,舞蹈便名為「金剛 · 心」──一種空靈的精神境界。

「整個表演的環境、氛圍和舞蹈動作等,都沒有具體表達甚麼信息。我們運用舞蹈動作、音樂和道具等,呈現一個空靈、乾淨的意境。」陳老師表示,每個人都付出了許多心血,致力令舞蹈符合大家對金剛和「般若空慧」的理解。在他眼中,這支舞蹈是眾人齊心戮力而成的佳作:「表現非常好,我很滿意!」

陳磊老師言語生動,將舞蹈設計描述得栩栩如生(圖:Tim Liu)。
陳磊老師言語生動,將舞蹈設計描述得栩栩如生(圖:Tim Liu)。

對陳老師來說,排練過程中最大的困難,莫過於跟那龐大的道具──一條五十米的長綢打交道了。在他眼中,它就如一朵雲,他要構思舞者跟這朵雲的互動方式,並將舞臺劃成不同區域,設計在「雲端」裏發生的種種事情,以特別的方式,營造獨特的氛圍。「我們希望呈現各式各樣的意象──有時舞者被長綢包圍著,就如身在困局,有時則突破邊界,跳出困局,回到光芒裏,展現昇華的意象。在燈光的配合下,舞者就如走上一條朝聖之路那樣。希望為表演賦予更多的意思,而不單單是『好美』就算了。過程中困難甚多,可說是我跟自己較量的過程。」

要跟這條五十米的長綢打交道,殊不容易(圖:Tim Liu)。
要跟這條五十米的長綢打交道,殊不容易(圖:Tim Liu)。
陳磊老師與一眾舞蹈員打成一片(圖:Tim Liu)。
陳磊老師與一眾舞蹈員打成一片(圖:Tim Liu)。
各人準備就緒,即將亮相登場!(圖:Tim Liu)
各人準備就緒,即將亮相登場!(圖:Tim Liu)

《金剛 · 心》涵蘊各式各樣的信息和意象,如金剛所代表的「堅毅」、長綢所透現的「困局」等,但陳老師強調,舞蹈最擅長表達情感,說事只屬輔助角色,例如舞者被長綢困住的畫面流露美感,但說事方面,點到為止:「希望給觀眾留下想像空間。在音樂的襯托、燈光的輔助下,如果觀眾可以從中得到自己喜歡的想法或體會,那就更好了。」他還保證,每位觀眾都可從表演中獲得一些感想。那道將舞蹈和觀眾連繫起來的精神橋樑,就是「金剛心」。

《金剛 · 心》意蘊豐富,呈示了各式各樣的意象(圖:香港佛教聯合會)。
《金剛 · 心》意蘊豐富,呈示了各式各樣的意象(圖:香港佛教聯合會)。

舞者年齡不大,大多是學生。她們為練好舞藝盡心竭力,成果亦佳,令陳老師甚是稱心:「她們著力練習揮舞長綢,令動作不要那麼遴迍,更富美感。跨過種種困難後,在舞臺上呈現的結果,我也很滿意。」他喜洋洋地分享自己的得益:「這次我用現代的處理手法,表現傳統的宗教題材,可說是『時空的交接』。能夠運用自己的專業,以具有中國傳統代表性的題材,做出良好的效果,是我最大的得著。」

梁老師已從事舞蹈工作逾三十年(圖:Tim Liu)。
梁老師已從事舞蹈工作逾三十年(圖:Tim Liu)。

《金黄彩塑》:金碧輝煌的明媚風采

如陳磊老師所言,舞蹈最擅長表達情感,筆者以為,《金黄彩塑》和《祝福》亦是一大明證。韵情舞坊的梁其芬老師,從中國佛教藝術的代表——敦煌壁畫中獲得靈感,將畫中仕女優雅雍容丶翩翩曼舞的美態,盡寄於《金黄彩塑》中。「我喜歡漂亮的東西,希望在舞臺上呈現金碧輝煌的美感。我們運用琵琶、飛天長綢和各式各樣的體態、身段來展現美感,帶出開心的感覺。」

「信息很簡單,就是開心、漂亮。」眾位舞蹈員頭戴金冠,身穿金黃舞衣,點綴以七彩斑斕的裝飾;這群挽著彩綢,手抱琵琶的女子,以「反彈琵琶」等各種身段,盡現畫中仕女溫婉嫵媚的韻致、輕盈如雁的身姿,舉足旋身時落落大方,碎步疾轉時婉若遊龍;揮舞長綢時「飄然轉旋回雪輕」,踏步轉身時「回裾轉袖若飛雪」,教人如何不讚歎欣羨?

《金黄彩塑》展示了敦煌壁畫中仕女蹁躚起舞的美態(圖:香港佛教聯合會)。
《金黄彩塑》展示了敦煌壁畫中仕女蹁躚起舞的美態(圖:香港佛教聯合會)。

臺上的演出明快流麗,背後的排練卻是波折重重。「由於排練日期臨近復活節,而且舞蹈員以學生為主,平日需要上學,所以練習時間實在不多。另外,真實的琵琶既重又貴,所以我們要製造逼真的道具代替,這是最困難的地方。學生們很有心,十多個人一起研究,製造了八個琵琶,這是大夥兒鍛鍊自己的機會。過程中雖有困難,但我們最後都做到了。」

眾位舞蹈員明豔照人,服飾金光閃閃,真箇是「金碧輝煌」!(圖:Tim Liu)
眾位舞蹈員明豔照人,服飾金光閃閃,真箇是「金碧輝煌」!(圖:Tim Liu)

《祝福》:水月虛空的舞中禪機

《金黄彩塑》固然是神采非凡,而《祝福》更融合禪理與舞藝,別樹一幟。星榆舞蹈團的李艾琳老師,在搜集資料時,看到水月觀音像的形態,覺得非常漂亮,決定以此為題材,給觀眾送上誠摯的祝福。這場表演總共呈現了兩種觀音(水月觀音和千手觀音)的美態,而舞臺背景就是水月觀音的畫像。「水月觀音安穩而優雅地坐在蓮花上,一隻腳輕輕豎起,令人一看便覺得很舒服⋯⋯水月觀音代表安詳和希望,而千手觀音代表大慈悲無量,希望為作品賦予更深的意思。」

準備表演的歷程,是李老師的淨心之旅:「佛經的文字帶給我很大的啟示,以及寧靜的氛圍。閱讀佛經後,便要尋找切合主題的圖像,整個過程令我有淨化心靈的感覺。另外,眾位演員要明白觀音的形象才能合演出好的舞蹈,而當我向她們講解舞蹈背後的意念時,也有淨心的效果。」排練舞蹈竟可淨化心靈,她認為是十分「amazing」(驚人)的。

李艾琳老師別出心裁,以水中月的意象展示禪理(圖:Tim Liu)。
李艾琳老師別出心裁,以水中月的意象展示禪理(圖:Tim Liu)。
化妝間內,李老師細心地為舞蹈員整理頭飾(圖:Tim Liu)。
化妝間內,李老師細心地為舞蹈員整理頭飾(圖:Tim Liu)。

表演甫一開場,便是清脆的笛子聲和波浪般跌宕起伏的琴聲,如水浪般層疊遞進。若說琴音是波浪,那高昂的笛子聲就是浪鋒,而臺上的舞蹈員,就是碧水的倒影了。舞蹈員悠悠地飄舉迴旋,如水波鬆鬆地搖蕩著,隨著燈光的變幻,傾瀉著閃爍離合的神采,使人清爽舒適,身心清淨。

動作的設計靈感,源自各式各樣的觀音圖像。為展示「千手觀音」的大慈大悲,李老師加入了一連串的快板動作。臺上璀璨、浮動的燈光隨著演員的動作團團轉動,舞臺恍似燈火流離的仙境。「人看到光芒時,內心會激動,寓意人受到薰陶時,潛意識裏的激動。這段舞帶起舞蹈的高潮,造成藝術效果,令觀眾感受到大慈悲無量。」她又補充,「千手觀音」一段舞展示了觀音的能量如何發放出去。

《祝福》名副其實,是李老師和眾位舞蹈員給眾人送上的祝福(圖:香港佛教聯合會)。
《祝福》名副其實,是李老師和眾位舞蹈員給眾人送上的祝福(圖:香港佛教聯合會)。

李老師為眾位觀眾送上誠摯的祝福:「希望感染觀眾內心,令人感到舒服,感受到創作人員想傳遞給觀眾的寧靜。全部演員的服飾都是純米白色和金色的,而白色代表純潔、清淨。服裝不算很金碧輝煌,但配合燈光後,便很清雅了。舞蹈員的化妝設計,則參考了觀音像。」

世事由因緣和合而生,變幻無常,虛幻不實,就像水中月那樣。水中月的意象,與禪理相互渗透。「禪理對於從事藝術創作的人來說,特別有吸引力。」李老師認為,以這種形式帶出禪理,可令非佛教徒更容易理解:「在水中看到月的倒影,便會知道那不是真正的月,而是人幻想出來的事物,這樣便能夠引發人們思考道理。」

舞臺背景就是水月觀音的畫像(圖:香港佛教聯合會)。
舞臺背景就是水月觀音的畫像(圖:香港佛教聯合會)。

「我們希望營造出純潔、美麗和安詳的感覺──讓心靈安穩下來,放下執著。這就是我們帶給觀眾的祝福。」她如此詮釋「美麗」:「美麗不只在於外貌,內心的清淨,也是一種美麗。」

《祝福》、《金剛 · 心》和《金黄彩塑》為美麗這個詞語,下了一個漂亮的註腳──外在世界的美感,如精美的服飾和殊勝的舞蹈等,固然是很醉人的,而內心的祥和安寧,更是彌足珍貴的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