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神色不變--日本當代畫家內海佐和子以佛教與神道教藝術折射大自然的真實

文:山戈 圖:Modern Tokyo Times | 2020-02-18

佛教和印度教在阿富汗和亞洲其他地方或許會遭到當地主流的伊斯蘭教排斥,但是在日本,佛教、儒家思想、道教和神道教的信仰和哲學共同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這四種宗教和思想各自有其黃金時期,時至今日,儒家和道教仍不同程度上存在於日本文化各個範疇之中,但是真正深植於日本人思維中的,是佛教和神道教。

在日本現代畫家內海佐和子(Sawako Utsumi)的最新作品中,她以多種不同方法反映和折射大自然的真實。一方面,畫中的聖人向寺院和神壇走過去,表現出佛敎和神道教的主題。不過,畫作也以反映現實為基礎,展現自然的角度。

舉例來說,最厚的雪並不會出現於山頂,而是在低地區域。同樣道理,在佛寺和神道教神壇中可愛的樹木會出現於較為溫暖的天氣中。此外,低地濃霧籠罩的景色和動人的藍天是為了表達生活中的融合和混亂。

日本佛教比丘日蓮曾在《四条金吾殿御返事》說過:「賢人是不受所謂的八風侵犯,才叫做賢人。八風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他們不因為有利可圖而歡喜、不因為失意而哀歎等等的事。不受這八風侵犯的人,諸天善神一定會給予守護。」

同一道理,內海畫作中的天氣和天色看似不屬大自然的常態,但是佛教和神道教的聖人仍然神色不變。在她而言,藝術對她並非為了追求認可或物質回報。因此,「神」(kami)的精神在歐陸與日本的各個主題之間自然地流動,結果在畫中呈現出來的混亂和從眾感覺,只是要表達和營造的細微分別。

整體來說,這系列題為「日本佛教與神道教藝術同氣連枝」(Art Of Buddhism and Shintoism sharing the same Japanese Tree)的畫作驟眼看來並不算十分悅目,不過若建基於混沌理論(chaos theory),畫作在美學上是吸引的。不過,雖然混沌理論存在,內海的作品動人之處在於其延續性也是同樣重要的。那是建基於在日本生活中自然地流動著的佛教和神道教,這兩個信仰於應用時,文字和法理會顯得空泛,以致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