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石窟的活力重現世人眼前──專訪佛教藝術研究學者郭祐孟老師

文:鄺志康 圖:淨墨文化 | 2017-08-09

今年六月份,淨墨文化舉辦《以色觀法——彩繪佛畫交流展》, 匯聚各地佛畫藝術愛好者與創作者的作品,宣揚藝術就是修行的崇高精神。主辦單位同期開設五場以佛畫藝術為主題的座談會,當中邀請到圓光佛學研究所圖像文獻研究室的研究員郭祐孟老師,分享「立體閱讀佛像壁畫藝術」的心得和理念。郭老師專研石窟圖像及造像,先後任職國立空中大學、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及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等單位。他的研究成果豐碩,從台灣早期的觀音造像,上溯四川宋代石窟,延伸到敦煌的隋唐石窟,以深遠的歷史跨度,探索石窟與時代之間的關聯性。

不說不知,原來郭老師小時候竟然是深受基督教的教育背景影響,起初更對佛教信仰有排斥感!「是的,最初感覺佛教有點落伍,大家都在拜佛,口中念念有辭,很迷信的樣子。可是到了念高中的時候,參加聖經班,在與牧師討論的過程中,發現有許多問題,人自己無論如何都解決不了,總要依靠神。」於是他心裏就這樣產生了一個個問號。雖然信仰告訴他「一定要相信」,可是內心深處禁不住想要探求原委。因緣巧合下,他注意到家裏附近的一所寺廟裏,牆壁上掛了一幅畫,原來是臨摹敦煌壁畫的十一面觀音。「每天都從它門口過,但從來沒有看到祂。現在看到了,真是一種緣分。」當時他還好奇,怎麼觀音會有十一個頭?慢慢地,他每天都去看一看,開啟了趣向佛門的種子。後來念研究所,指導老師鼓勵他做佛教藝術的題目。「接觸下感覺不錯,就一頭栽進去!」他笑道。

老師先後皈依明光法師及顯明老和尚,也從宣化上人座下受五戒。他還記得,在認真懂得佛教藝術之前,自己是從一種較為感性的角度接近佛教,接觸的多是傳統思維。有一段時間他閱讀了不少現代佛學研究的著作,為思考帶來衝擊:「現在漢傳佛教徒拜佛、拜菩薩,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若從佛教史演變及佛像源流等方面看的話,菩薩根本不是一開始便存在的,祂們是佛陀入滅五百年後才出現的概念。那菩薩道到底是否佛說的呢?如果不是,那我們為甚麼要拜菩薩?於是自己稍為有點搖擺不定的感覺,彷彿真相跟信仰兩者之間無法劃上等號。」但隨著進入佛教藝術的研究領域,也逐步找到喜悅,對信仰追尋方面的自信心也有所提升。「有時候我們想避免矛盾,但避免的話矛盾不就無法化解了?只要願意面對, 其實很多問題都有解決的空間。佛法講緣起,它是順著因緣變化而流通,層層相扣結合得非常微妙,也衍生出不同文化觀點的佛教。想通了這點,你會發現佛真的是無處不在。」就像他的師父所教導的,每個人都有一項本修法門,而其他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來強化本修的。修行就是看如何將主、次調和圓融,成就佛道。

研究佛教藝術,老師的方法是以田野調查為主,早期方向集中在台灣寺廟造像的溯源上,例如他的碩士論文便以台南法華寺為題,探究寺院近三百年間在建築、造像、壁畫內容的變化情形。他解釋,那時候因為還沒了解佛教藝術背後源遠流長的歷史脈絡,所以發表的作品僅僅聚焦在明、清和日治時期。大概在2000年左右,他積極前往各地石窟做田調,想往更久遠的方向追溯,最後來到了敦煌及四川。「我們在台灣的研究者,都很關心中國南部這一塊,但早期南部石窟的研究較為薄弱,尤其是四川相關的題目,深度及廣度都有待開發。」老師分析,四川雖受地理環境限制,相對封閉,但同時這片土地本身包含著古蜀文明、濃厚的道教文化及當地的原始信仰的底蘊,當佛教傳到四川時,自然會和這些文化結晶彼此碰撞,發展出獨有的特色。前年他發表了一篇關於四川大足寶頂山的文章, 探討山中圓覺洞的圖像。「大家一直都覺得圓覺洞很神秘、充滿美感,可是到底它的空間佈置透露出怎樣的時代訊息,好像沒有人談過。」文章發表後,大家的反應都非常熱絡而好奇。

老師的研究並非只是單純的圖像學分析,而是往往結合佛教義理,例如他之前的文章〈盛唐佛教造像所蘊含的法華思想〉,便是一個好例子。「佛教藝術研究不能永遠只停留在外象的探索,壁畫和造像不只是歷史文化潮流中的一點。有些學者明言,要把佛教這部分的角色切割開來,研究必須不受宗教思維的干擾。但這怎樣可能呢?它明明就是佛教的一部分。幸好這十幾年來,學者們逐漸理解藝術和宗教的連結,也慢慢地修正過來。」另一方面,老師也強調文獻跟圖像兩方面要打穩基礎,所以他曾經在圓光佛學研究所,定期組織讀書活動,不求進度快,往往一篇經論讀了三、四個月還未完成,其目的畢竟是為了培養學生對古典語文及義理的熟悉度。

他也希望透過研究,讓石窟的活力重現世人眼前。「這種活力是不管經過多少時間,都能夠連接到石窟觀賞者的內心世界。某程度上石窟跟佛法一樣,本來就存在著,在沒有人把它開鑿之前,大家是不會意識到原來石窟藝術是可以這樣的教人震撼、感動。」最近幾年敦煌研究院致力於石窟的數字化,以視覺科技在影院中無死角的360度呈現整個複製石窟。老師認為站在保護及教育的角度這無可厚非,然而對研究者來說,人必須親身走進石窟,否則他無法去感受各種細節。「石窟裏的雕塑,如果只是把它們當作是雕塑史的材料,抽離出來,在書本上形容,那是沒多大意義的。到底人跟造像之間的關係是怎樣建立出來?只有把雕塑放在它原本存在的位置上去觀察,才能回答這個問題。」為了保護壁畫,加上天然環境的影響,石窟通常都比較陰暗,偶爾有陽光透入,那種忽明忽暗的氛圍,充滿難以描繪的神秘感,正因為此,他相信所有人都想有機會直接站在石窟中感受,那絕非高清影像所能比擬。

這次郭老師來港,參與《以色觀法》佛畫交流展,他讚歎香港在推廣佛教藝術所付出的心力:「在台灣喜愛佛教藝術的人不少,但像這種集展覽、講座、分享會於一身的模式,還是比較不常見的。我很樂意介紹它給台灣的朋友。」他提議港台可以多嘗試跨領域的合作,匯聚學術研究單位、藝術團體、寺廟的教育單位一起創立新平台,甚至可以定期在不同地區舉辦,形成一股風氣。「佛教藝術的推廣不能假手於人,政府可能出於政治考慮,未必會提供最好的支持,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最終會展現亮麗的成果。」